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:“在南大(南京大学)诸多学子中,做得最出色的有两位,一个是搞天文的,一个是搞数学的。”
今天,这个“搞数学的”又一次印证了杨振宁先生的观点。在今天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
田刚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进行一个小时大会报告的学者。
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。12年前,32岁时他就出现在京都国际数学家大会上。那次大会给他的报告时间是45分钟。在上一届菲尔茨奖评选中,田刚进入了最后一轮的角逐。虽然没能获奖,但他是所有中国数学家中曾经最接近这一号称“数学诺贝尔奖”桂冠的人。
在许多人看来,他是天才。可这位天才却说:“我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不是天才。”他补充说,数学家不需要天才,关键在于努力,在于有兴趣。
44岁的田刚,是国际公认的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。1998年受聘为北京大学第一批“长江学者”,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,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。
可1978年报考大学时,这位日后的著名数学家的第一志愿不是数学,而是物理。“当年想法很简单,我的母亲搞数学研究,我不想再搞数学。”田刚说。
也许是家族遗传因子在作怪,田刚高考数学成绩是满分。南京大学数学系一位负责人认为
他是不该放过的好苗子,硬生生地把田刚从物理系手中抢了过来。
至今,田刚的大学生涯仍然让他的许多同学津津乐道:4年间他居然做了上万道题。现在
,田刚还保留着当年的习题本。“锻炼的目的在于把基础打实。”他说。
这种踏实的习惯一直伴随着田刚。不论是在北京大学、哈佛大学,还是麻省理工学院。
读书期间,田刚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:爬山。他这样总结爬山的优点:“爬山的特点就是不喜欢走回头路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要选就选一个自己目光所及范围内的最高峰。”
登高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开拓人的视野。田刚追随张恭庆院士读北大,又追随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到了美国。两人都是在数学界能找到的最出色的导师。无论哪位导师,都告诉田刚:你要多读书,学会独立思考。田刚的数学家母亲从小也是这样教导他的。
至今他所研究过的项目,大多都是在大量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,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选择出来的。如今身为人师,田刚希望把这一点延续到自己的学生身上。
从1998年开始,他建议北京大学开设特别讲座班,定期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新知识的传授。“我绝不鼓励学生像我一样,4年做上万道习题。我希望能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机会:接触更新的知识,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向。”田刚强调:“但是有一个前提,必须踏实。”
田刚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是张骞。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被匈奴扣押10年,最终获得自由。“尽管他的使命早已经不存在了,但还是要继续西行。”他有点感动:“做什么是你自己的选择,要做就一定要沉下心。”
(菲尔茨奖是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,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,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。)